中国首条自主研制透明氧化物高阻隔薄膜生产线落成
- 分类:行业新闻
- 发布时间:2021-11-18 15:12
中国首条自主研制透明氧化物高阻隔薄膜生产线落成
- 分类:行业新闻
- 发布时间:2021-11-18 15:12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10所自主研制的国内首条透明氧化物高阻隔薄膜生产线全面通过试生产验证,产品核心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线正式落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10所供图
中新网兰州7月1日电 (记者 丁思)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10所(以下简称“航天510所”)对外发布消息称,由该所自主研制的国内首条透明氧化物高阻隔薄膜生产线于近日全面通过试生产验证,产品核心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线正式落成。
透明氧化物高阻隔薄膜是第三代新型阻隔薄膜产品,具有阻隔性能优异、膜层附着力好、耐蒸煮、成本低、无污染、节能环保等全属性优势,是当前及后续重点发展的高端功能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的产品包装与封装,市场容量巨大,前景非常广阔。
该生产线已顺利通过了连续镀制50万平方米的试生产验证,经多批次抽样检测,研究所研制生产的高阻隔薄膜产品核心指标完全对标国外进口产品,全面满足客户需求,即将投放市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10所供图
据航天510所介绍,但由于其技术难度大、研制成本高、生产设备高度垄断等因素,目前仅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国家能够实现小批量供货,国内尚不具备稳定供货能力,目前仍以第二代镀铝膜产品为主。新型阻隔薄膜产品与技术尚未实现自主可控,亟需在该领域攻克“掐脖子”难题,实现国产化替代。
依托真空技术与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多年来的技术积淀,航天510所充分发挥其“长三角产业研发基地”区位优势,敏锐捕捉市场契机,提出将“空间站电缆原子氧防护涂层宇航技术成果”转化开发为“第三代新型阻隔薄膜产品”的思路,并在研究所成果转化平台上组建项目团队,集智攻关。
该项目历时4年,创新性提出“一次性成膜”工艺方案,该方案具有镀制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指标柔性可调等特点和优势。项目团队先后攻克并掌握了小张力精准控制与自适应调节、长时卷绕镀膜防护、阶梯化布气等核心技术,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目前,该生产线已顺利通过了连续镀制50万平方米的试生产验证,经多批次抽样检测,研究所研制生产的高阻隔薄膜产品核心指标完全对标国外进口产品,全面满足客户需求,即将投放市场。
航天510所还针对不同领域的市场需求及规模,已启动了高阻隔薄膜第一期产能扩充工作,预期建成后可实现年产2100吨的生产能力,每年将为研究所带来近2亿元的销售收入。后续,随着产能的持续提升,收入规模将成倍增加,真正实现产业化,成为研究所真空应用产品业务板块的重要支撑。
该项目团队按照“生产一代,研发一代”的思路,面向量子点显示、太阳能电池等工业封装领域高端市场,正在开展更高指标高阻隔薄膜产品研发,届时研究所将实现高阻隔薄膜产品全系列化发展,成为我国高阻隔薄膜新材料领域领军企业。
-
高透光散光棚膜:安装、调试与使用全攻略
在现代农业与园艺领域,高透光散光棚膜作为提升作物生长环境、优化光照条件的关键元素,其正确安装、精准调试及高效使用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
农地膜:农业生产的得力助手
农地膜,这一现代农业科技的结晶,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更在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方面展现出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
菌类生产中的黑白地膜使用指南
黑白地膜覆盖技术在菌类生产中的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地温、有效除草、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还极大地提升了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其操作简便、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更是赢得了广大生产者的青睐,成为推动菌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
2021中国塑料产业“碳”高峰论坛议将于10月16日在广州举行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亦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期,中央政府也在鼓励主要行业和企业优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其中化工行业所涉及的塑料产业链相关战略与行动举足轻重。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将联合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塑料行业龙头企业于2021年10月16日在广州市举办主题为“迈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2021中国塑料产业“碳”高峰论坛。
留言板
版权所有 永华证券 - 证券配资|证券配资公司 滇ICP备2021005234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昆明 SEO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