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拟全面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 生物可降解材料有哪些关键市场?
- 分类:行业新闻
- 发布时间:2021-11-18 14:30
黑龙江拟全面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 生物可降解材料有哪些关键市场?
- 分类:行业新闻
- 发布时间:2021-11-18 14:30
日前,黑龙江省八部门联合印发《黑龙江省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到2025年,快递包装领域全面建立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形成贯穿快递包装生产、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的治理长效机制;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全面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物。
国联证券认为,在海内外逐步认识到塑料废弃物产生的“微塑料”等危害后,在国内密集的禁塑令政策直接驱动下,塑料吸管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在2020年末至2021年初集中下架,随后纸吸管等替代品的性能短板让市场确定并接受了可降解塑料为最佳替代品,叠加国内外政策的共振以及跨国大型企业在应对政策时的超前与超范围布局,进一步推动了可降解塑料需求井喷。
华创证券指出,可降解塑料属于新兴的塑料新材料,分子筛选和量产技术均处于快速迭代的时期,目前较为成熟的品种为PLA、PBAT和淀粉基塑料。当前可降解塑料成本仍为传统塑料的数倍,但需求在各国环保政策的带动下加速释放,市场供不应求下价格维持传统塑料两倍以上。
国海证券认为,我国是塑料消费大国,塑料消费量所占比重达15%,在塑料污染的高压和政策的强力驱动下,可降解塑料替换率逐年增加,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有超30家公司有在建或拟建的可降解塑料项目,规划的新增产能超过1000万吨。
按照测算,到2025年快递包装、一次性餐具、超市购物袋以及农用地膜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分别为 150 万 吨、100 万吨、70 万吨以及 60 万吨,目前国内可降解塑料的有效产能合计仅约 25 万吨,缺口巨大,是典型的蓝海市场。
“可生物降解”塑料面世
近日,美国科学家们发明一种新工艺:仅用热量和水,就可让这些可堆肥塑料更容易分解。
研究小组发现一种可降解有毒的有机磷化学物质的酶,还设计了一种称之无规杂聚物或RHP的分子,这些分子包裹着酶,可保护酶不解体。研究中,研究团队在制作塑料时将数十亿个纳米级的可食用聚酯的酶包裹在RHP中,再嵌入到塑料树脂珠中。
研究发现,RHP包裹的酶不会改变塑料特性。当暴露于热和水时,这种酶会摆脱聚合物包裹材料,并分解塑料聚合物。塑料可以在17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熔融并挤出成像普通聚酯塑料一样的纤维。就PLA而言,酶会将其还原为乳酸,可“喂养”堆肥中的土壤微生物。而聚合物包裹材料也会降解。
要引发塑料降解,只需加入水和少量热量即可。室温下,80%的改性PLA纤维在一周内可完全降解。温度越高,降解速度越快。在工业堆肥条件下,改性聚乳酸在50摄氏度下6天内可降解。另一种聚酯塑料PCL在40摄氏度的工业堆肥条件下,两天内可降解。使用这种工艺制造出的塑料,多达98%会降解成小分子,还避免了微塑料的产生。
可降解生物塑料竞争格局
前全球已有20余种不同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按照其原材料,又可细分为生物基生物可降解塑料包括PLA和PHA等石油基生物可降解塑料包括PBAT、PCL和PBS等。
聚乳酸(PLA) - 新型生物基材料
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生物基材料,其原料来源于玉米、小麦等可 生植物 资源。废弃后的聚乳酸可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有优越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 物相容性,在生物医药高分子、包装和农用地膜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丙交酯:两步法中的关键材料
丙交酯是二步法制备聚乳酸关键中间产物,目前全球只有美国 Natureworks、荷 兰Corbion 和浙江海正三家企业具备丙交酯生产工艺。
国内企业生产PLA所使用的丙交酯长期依赖进口,成本较高,限制了国内PLA的 大规模生产,因此国内生产PLA企业积极 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迫切解决进口 替代问题。
金丹科技 南京大学开展合作并成功研发出生产丙交酯的独特核心工艺技术且实 现工业化应用,当前金丹科技具备独立工业化生产丙交酯的能力。
国内PLA企业产能较低,发展潜力大
全球PLA产能约61.55万吨。西欧和 美是PLA主要消费市场,全球PLA产能最大 的企业是美国Nature Works,年产能达16万吨,远超国内聚乳酸生产企业。 国内现有PLA产能估计在31.5万吨左右。其中生产规模较大的是安徽丰原(10万 吨/年)、河南龙都天仁(5万吨/年)和江苏允友成生物(5万吨/年)。
PLA需求量逐年增加
我国2017年聚乳酸需求量为10.9万吨,2020年需求量为21.99万吨, 2017-2020年复合增长 率26.36%。随着禁塑政策以及可降解塑料的推广,预计PLA需求量会继续增加。
国内大量PLA依赖进口
我国聚乳酸产业起步较晚,随着国内聚乳酸需求量逐年提高,国内的聚乳酸产量 不及需求,推动 PLA 进口量不断增大。
太地区是PLA增长率最快的市场,随着国内禁塑令的实施,PLA的市场空间将加速增长。 国内企业加大对聚乳酸市场的布局,金丹科技为国内最大的乳酸制造企业,其“年产1万吨聚乳酸生物降 解新材料”项目原计划2021年4月投产,目前由于受疫情以及高纯度乳酸产能偏紧等因素影响公司决定 调整实施进度,截至公司2021年半年报披露,公司尚未启动该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仍在论证中;其“10 万吨聚乳酸项目”拟于2021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建设周期18-24个月。
PBAT- 石油基生物降解膜
PBAT由己二酸(AA)、对苯二甲酸(PTA)和1,4丁二醇(BDO)在催化 的作用下直 接酯化后熔融缩聚而成。PBAT既有良好的延展性、断裂伸长、耐热性和抗冲击功能,又具 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广泛应用于塑料包装薄膜、农用地膜等膜材料中。
国内PBAT原料来源广,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
PBAT石油基及煤基原材料比较丰富,来源广泛,成本远低于PLA成本,更易推广。 PBAT的原料成本基本在6000元/吨-9000元/吨的区间波动,其原料价格跟油价的变化趋势相 关。 PBAT生产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拉低生产成本。
国内PBAT产能发展潜力大
全球PBAT产能最大的两家企业是意大利Novamont(10万吨/年)和德国BASF( 7.4万吨/年)。 目前国内PBAT总产能已达34.1万吨/年,其中生产规模较大的为蓝山屯河(12.8 万吨/年)、金发科技(6万吨/年)和珠海万通(6万吨/年)。
国内PBAT消费量逐年递增
我国PBAT生产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2014年PBAT树脂产量为1.78万吨, 2019年增长至3.92万吨,2014-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17.10%。2011年我国PBAT树脂消费量1.12万吨,2019年增长至3.88万吨,2011-2019年复 合增长率为16.80%,随着环保要求和政策推动,预计消费量将会快速增长。
-
高透光散光棚膜:安装、调试与使用全攻略
在现代农业与园艺领域,高透光散光棚膜作为提升作物生长环境、优化光照条件的关键元素,其正确安装、精准调试及高效使用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
农地膜:农业生产的得力助手
农地膜,这一现代农业科技的结晶,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更在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方面展现出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
菌类生产中的黑白地膜使用指南
黑白地膜覆盖技术在菌类生产中的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地温、有效除草、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还极大地提升了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其操作简便、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更是赢得了广大生产者的青睐,成为推动菌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
2021中国塑料产业“碳”高峰论坛议将于10月16日在广州举行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亦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期,中央政府也在鼓励主要行业和企业优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其中化工行业所涉及的塑料产业链相关战略与行动举足轻重。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将联合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塑料行业龙头企业于2021年10月16日在广州市举办主题为“迈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2021中国塑料产业“碳”高峰论坛。
留言板
版权所有 永华证券 - 证券配资|证券配资公司 滇ICP备2021005234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昆明 SEO标签